笑侃三国人物陈
推荐阅读:夜的命名术、天庭小主播、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、娱乐玩童、西游之问道长生、一符封仙、六零小娇妻、都市小世界、变身咸鱼少女、圣神传承
58中文网 www.58zw.net,最快更新东风染碧树文集最新章节!
三国时期,可以说是一个八仙过海,各显其能的时代,俗话说得好,乱世出英雄嘛!在当时中央政权暗弱、权臣操纵皇帝的时代背景下,拥有政治、军事才能的人才被空前重视起来。谁掌握了这样的人才,谁就可能会有机会割据一方,甚至有可能窥视中央政权。
在这种大环境下,无论文人武士都是想方设法显示自己的才华,想方设法凭借自己的能力为自己搏一个好的前程。虽然也有所谓的正义与道德,但什么也抵不住对权力的崇拜。权力可能是世界上最有诱惑力的东西,它可以让人迷失方向,甘愿成为它的俘虏,这就如曹操本出于正义讨伐董卓,但他一旦拥有权力后,也一样“挟天子而令诸侯”有些文人谋士或许也可以称得上正直之士,但在与权势结合后,也就成了一种势力的代言人,有点“女为悦己者容,士为知己者死”的味道。这些人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殉身,应该说还算死得其所,总比我们时下一些人“有奶就是娘”强不少,可能现代人的无耻比祖先已不知高出多少倍。虽说可以这样自我安慰,但这类谋士还是给人一种可惜的感觉,这就如陈宫。
陈宫的出场很是戏剧化。当时董卓弄权,在朝庭中对大臣随意任免,甚至杀害;对百姓更是肆意诛杀,民怨极大。天下所有正义之士,都对他侧目而视,但摄于他的权势,也都是敢怒而不敢言。曹操本想借献刀刺杀董卓,谁知事情并不如想的那般容易。事情败露后,曹操逃奔老家,想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共诛董卓。路经中牟县时,为守关军士捉获,去见县令,那县令便是陈宫。曹操本想蒙混过关,无奈陈宫认识他,知他有如此大志,很是佩服,不但放了他,而且想追随他成就大事。于是陈宫弃了官,与曹操一同逃亡。
陈宫放曹弃官没有一点私心,只是为了讨伐董卓,从这里看陈宫是一位正人君子。他以为曹操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,才会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的前途跟随曹操回老家,但他没想到途中就出了问题。曹操为了保全自己,把父亲的故人吕伯奢一家全部杀死,明知自己错杀了人,却没有一点悔过之心,振振有词地说什么“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”陈宫对此极为反感,他这时已完全认清了曹操的真面目,知道曹操绝非善类,一旦得势,比那董卓也不会强到哪里。陈宫本想一刀结果了曹操,但想到曹操是为了讨伐董卓而到处奔走,杀死他从情理上说不过去,也就不忍心下手了。但他既已认清曹操的本来面目,知道自己与曹不是一路人,怎么可能再追随于曹操?所以陈宫最终弃曹操而去。
看三国演义时,我总觉得陈宫是一个悲剧人物,他看到曹操滥杀无辜,知道他决非善类,毅然选择了离开,说明他有着非常明确的善恶标准。只是令人不解的是,他这样一个是非分明的人,何以成为当时世人所不耻的吕布的谋士?
吕布无论从哪一点上来看,都不能说是一位英雄,他无情无义,鲜廉寡耻,为达目的不择手段。
陈宫追随吕布,或者只是如陈宫自己所说,是因为吕布的骁勇。吕布虽说是三姓家奴,但那一身武功却是货真价实,无人能敌的。当初董卓想为所欲为,不惜重金收买了他,原以为从此世人不敢再怀异心,谁想再强的人也会有弱点,他们的软胁被王充抓个正着,一个美人计让吕布痛下杀手,董卓死于非命。吕布诛杀董卓虽说只是冲冠一怒为红颜,但在客观上却符合了当时的人心走向,这可能为吕布赢得了一些正面评价。但吕布在人们心中的印象,怎么也不可能完全改变。陈宫正是在吕布兵败走投无路时与吕布在张邈处相遇的,从此就跟定了吕布。我猜想,或者这世界上任何人都有一种野心,都想攫取为世人所热衷的权力,陈宫自然也不例外,作为一个谋士,他一定希望展现自己的才华,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。如果真的把陈宫的智谋与吕布的勇猛结合起来,或许真的能成就一番大的事业,这种智与勇的组合应该在当时很难遇到对手的。或者正是这种追求,让陈宫选择了吕布。
如果所有事情都能按自己设计的进行,那世界上也就没有遗憾两个字了。吕布并不是一个能成就事业的人,他有的只是匹夫之勇。陈宫对他尽心尽力,但这并不能改变吕布的为人。吕布虽说自己无谋,却十分自以为是,关键时刻又耳软心活,完全没个大丈夫的样子。陈宫为吕布设计无数,无论是据徐州、谋刘备,还是除陈登、拒曹操,每一计都是为了吕布能立足于当时。但吕布不会用人,他没有能力成为一代霸主,对陈宫的计策自然也不会非常重视。不知道陈宫是没有看透吕布,还是他找不到真正有才能的人,还是他对自己太自信,他最终不肯弃吕布而去。这也就铸成了陈宫的悲剧。
人生就是一场戏。当初陈宫捉了曹操,出于正义放了他,看清他的真面目时本想杀了他,最终不忍下手。世事变幻莫测,时隔不久吕布兵败,陈宫就成了曹操的阶下囚。
陈宫一直是爱憎分明的人,对曹操的所作所为他始终不能原谅。他直言自己弃曹而去就是因为曹操心术不正。但陈宫的选择却是一场真正的悲剧,吕布怎么能说心术正呢?所以曹操才会质问陈宫:“吾心不正,公又奈何独事吕布?”吕布不只是心术不正,更是无耻。而陈宫却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选择付出生命,他可以说是三国时期一个可怜又可悲的人物,他为吕布这样的人殉葬是多么不值得啊!
或者我这样说还是没有真正地读懂陈宫。陈宫作为一个坚守传统道德的正直之士,一出场就遭遇了曹操,让他的信念受到了沉重的打击,他可能觉得那些所谓的英雄豪杰不过也是为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的人,也只是一些伪君子罢了。他可能认为吕布虽无谋,但不诡诈奸险,还算性情中人,但吕布还是让他彻底失望。这两次沉重的打击可能已让他对人生失去了信心,在那种对人生彻底绝望的心理支配下,他选择死也就没什么奇怪了。他并不是为谁殉葬,只是因为他看不到人生的亮点,所以即使曹操表现出不舍,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死亡。
生命是美好的,但如果失去了希望,生命的存在也就没有了意义。从这里,我理解了陈宫的死。
三国时期,可以说是一个八仙过海,各显其能的时代,俗话说得好,乱世出英雄嘛!在当时中央政权暗弱、权臣操纵皇帝的时代背景下,拥有政治、军事才能的人才被空前重视起来。谁掌握了这样的人才,谁就可能会有机会割据一方,甚至有可能窥视中央政权。
在这种大环境下,无论文人武士都是想方设法显示自己的才华,想方设法凭借自己的能力为自己搏一个好的前程。虽然也有所谓的正义与道德,但什么也抵不住对权力的崇拜。权力可能是世界上最有诱惑力的东西,它可以让人迷失方向,甘愿成为它的俘虏,这就如曹操本出于正义讨伐董卓,但他一旦拥有权力后,也一样“挟天子而令诸侯”有些文人谋士或许也可以称得上正直之士,但在与权势结合后,也就成了一种势力的代言人,有点“女为悦己者容,士为知己者死”的味道。这些人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殉身,应该说还算死得其所,总比我们时下一些人“有奶就是娘”强不少,可能现代人的无耻比祖先已不知高出多少倍。虽说可以这样自我安慰,但这类谋士还是给人一种可惜的感觉,这就如陈宫。
陈宫的出场很是戏剧化。当时董卓弄权,在朝庭中对大臣随意任免,甚至杀害;对百姓更是肆意诛杀,民怨极大。天下所有正义之士,都对他侧目而视,但摄于他的权势,也都是敢怒而不敢言。曹操本想借献刀刺杀董卓,谁知事情并不如想的那般容易。事情败露后,曹操逃奔老家,想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共诛董卓。路经中牟县时,为守关军士捉获,去见县令,那县令便是陈宫。曹操本想蒙混过关,无奈陈宫认识他,知他有如此大志,很是佩服,不但放了他,而且想追随他成就大事。于是陈宫弃了官,与曹操一同逃亡。
陈宫放曹弃官没有一点私心,只是为了讨伐董卓,从这里看陈宫是一位正人君子。他以为曹操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,才会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的前途跟随曹操回老家,但他没想到途中就出了问题。曹操为了保全自己,把父亲的故人吕伯奢一家全部杀死,明知自己错杀了人,却没有一点悔过之心,振振有词地说什么“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”陈宫对此极为反感,他这时已完全认清了曹操的真面目,知道曹操绝非善类,一旦得势,比那董卓也不会强到哪里。陈宫本想一刀结果了曹操,但想到曹操是为了讨伐董卓而到处奔走,杀死他从情理上说不过去,也就不忍心下手了。但他既已认清曹操的本来面目,知道自己与曹不是一路人,怎么可能再追随于曹操?所以陈宫最终弃曹操而去。
看三国演义时,我总觉得陈宫是一个悲剧人物,他看到曹操滥杀无辜,知道他决非善类,毅然选择了离开,说明他有着非常明确的善恶标准。只是令人不解的是,他这样一个是非分明的人,何以成为当时世人所不耻的吕布的谋士?
吕布无论从哪一点上来看,都不能说是一位英雄,他无情无义,鲜廉寡耻,为达目的不择手段。
陈宫追随吕布,或者只是如陈宫自己所说,是因为吕布的骁勇。吕布虽说是三姓家奴,但那一身武功却是货真价实,无人能敌的。当初董卓想为所欲为,不惜重金收买了他,原以为从此世人不敢再怀异心,谁想再强的人也会有弱点,他们的软胁被王充抓个正着,一个美人计让吕布痛下杀手,董卓死于非命。吕布诛杀董卓虽说只是冲冠一怒为红颜,但在客观上却符合了当时的人心走向,这可能为吕布赢得了一些正面评价。但吕布在人们心中的印象,怎么也不可能完全改变。陈宫正是在吕布兵败走投无路时与吕布在张邈处相遇的,从此就跟定了吕布。我猜想,或者这世界上任何人都有一种野心,都想攫取为世人所热衷的权力,陈宫自然也不例外,作为一个谋士,他一定希望展现自己的才华,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。如果真的把陈宫的智谋与吕布的勇猛结合起来,或许真的能成就一番大的事业,这种智与勇的组合应该在当时很难遇到对手的。或者正是这种追求,让陈宫选择了吕布。
如果所有事情都能按自己设计的进行,那世界上也就没有遗憾两个字了。吕布并不是一个能成就事业的人,他有的只是匹夫之勇。陈宫对他尽心尽力,但这并不能改变吕布的为人。吕布虽说自己无谋,却十分自以为是,关键时刻又耳软心活,完全没个大丈夫的样子。陈宫为吕布设计无数,无论是据徐州、谋刘备,还是除陈登、拒曹操,每一计都是为了吕布能立足于当时。但吕布不会用人,他没有能力成为一代霸主,对陈宫的计策自然也不会非常重视。不知道陈宫是没有看透吕布,还是他找不到真正有才能的人,还是他对自己太自信,他最终不肯弃吕布而去。这也就铸成了陈宫的悲剧。
人生就是一场戏。当初陈宫捉了曹操,出于正义放了他,看清他的真面目时本想杀了他,最终不忍下手。世事变幻莫测,时隔不久吕布兵败,陈宫就成了曹操的阶下囚。
陈宫一直是爱憎分明的人,对曹操的所作所为他始终不能原谅。他直言自己弃曹而去就是因为曹操心术不正。但陈宫的选择却是一场真正的悲剧,吕布怎么能说心术正呢?所以曹操才会质问陈宫:“吾心不正,公又奈何独事吕布?”吕布不只是心术不正,更是无耻。而陈宫却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选择付出生命,他可以说是三国时期一个可怜又可悲的人物,他为吕布这样的人殉葬是多么不值得啊!
或者我这样说还是没有真正地读懂陈宫。陈宫作为一个坚守传统道德的正直之士,一出场就遭遇了曹操,让他的信念受到了沉重的打击,他可能觉得那些所谓的英雄豪杰不过也是为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的人,也只是一些伪君子罢了。他可能认为吕布虽无谋,但不诡诈奸险,还算性情中人,但吕布还是让他彻底失望。这两次沉重的打击可能已让他对人生失去了信心,在那种对人生彻底绝望的心理支配下,他选择死也就没什么奇怪了。他并不是为谁殉葬,只是因为他看不到人生的亮点,所以即使曹操表现出不舍,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死亡。
生命是美好的,但如果失去了希望,生命的存在也就没有了意义。从这里,我理解了陈宫的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