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于兰亭
推荐阅读:夜的命名术、天庭小主播、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、娱乐玩童、西游之问道长生、一符封仙、六零小娇妻、都市小世界、变身咸鱼少女、圣神传承
58中文网 www.58zw.net,最快更新东夷昊文集最新章节!
前几周招考中学教师时,考生们试讲的课目就是兰亭集序。试讲的虽然水平有高有低,但按照教书的标准来说也都算是中规中矩。只是我拿起课本,细读这些句子时,心中是一片苍茫。特别是对“后之览者,亦将有感于斯文”有所感触。这里开启了古往今来文人最为幽深的一个心径,通达到人格干净和人生完善的一个出口。
兰亭序全文抄录如下:
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修禊事也。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;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。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。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。夫人之相与,俯仰一世,或取诸怀抱,悟言一室之内;或因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。虽趣舍万殊,静躁不同,当其欣于所遇,暂得于己,快然自足,曾不知老之将至;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。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已为陈迹,犹不能不以之兴怀。况修短随化,终期于尽。古人云:“死生亦大矣。”岂不痛哉!每览昔人兴感之由,若合一契,未尝不临文嗟悼,不能喻之于怀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后之视今,亦犹今之视昔。悲夫!故列叙时人,录其所述,虽世殊事异,所以兴怀,其致一也。后之览者,亦将有感于斯文。
多愁善感,乐极生悲,感慨人生之须臾。“每览昔人兴感之由,若合一契,未尝不临文嗟悼,不能喻之于怀。”这种情感被无数的主题所重复。兰亭序之意味深长,不只在于字的飘逸洒脱,更在于表达况味的醇厚。而且,需要经过足够的人生阅历后,有着一定的经验后,才能细加体会和品味出滋味。它说出了很多人想说却无以言表的心里话,只能意会不能言传,作为一种托寄,所以才觉着它的亲切。
如王羲之之所说,兰亭集序是为了记录时事“列叙时人,录其所述”但是被时间消磨的恰恰是那些“时人”及其“所述”只留下一片情怀,几分笔墨,被历世权豪富贵者追捧而流离。
我在少年时,与三四好友,曾在洗砚池边的竹荫下闲坐。当时穿着一件长衫,被过往的文人墨客所侧目。何曾想到,如今会在教室再度与王羲之相遇,而且相遇的惭愧。所谓“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”
所有的美好时光都会流逝。所有的帅哥都会成为老头。
倒是苏东坡在赤壁赋里谈到::“客亦知夫水与月乎?逝者如斯,而未尝往也;盈虚者如彼,而卒莫消长也。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,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。自其不变者而观之,则物与我皆无尽也,而又何羡乎?且夫天地之间,物各有主。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。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。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。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,而吾与子之所共适。”
即知波转,何如逐流。随遇而安,不只是一种生活态度,更是一种人生智慧。
兰亭序里所流露的“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”着实表达了魏晋时期士大夫的态度,即知人生虚妄,便追求成仙羽化。而苏东坡的词句里却表达了佛家的意向。冯梦龙在古今小说第三十卷写了个苏东坡前身的故事,五戒和尚犯了淫戒被明悟禅师所点拨,觉悟后坐化,投生到苏洵家,成就了一个苏轼,以此说明,这个苏轼是有慧根的。后世学佛的人大约也有苏轼成佛的传说。然而无论寄望于成仙还是成佛,其实都是对自我的关照。是文人为了追求自我完善的外化表达。
自信人生二百年,会当击水三千里。这又是一个新的时代。新的时代自然有新的表达。但是追求人生的圆融和归宿,将会成为永远的主题。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汉字,就有破译汉字里蕴含的文化密码的人。
前几周招考中学教师时,考生们试讲的课目就是兰亭集序。试讲的虽然水平有高有低,但按照教书的标准来说也都算是中规中矩。只是我拿起课本,细读这些句子时,心中是一片苍茫。特别是对“后之览者,亦将有感于斯文”有所感触。这里开启了古往今来文人最为幽深的一个心径,通达到人格干净和人生完善的一个出口。
兰亭序全文抄录如下:
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修禊事也。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;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。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。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。夫人之相与,俯仰一世,或取诸怀抱,悟言一室之内;或因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。虽趣舍万殊,静躁不同,当其欣于所遇,暂得于己,快然自足,曾不知老之将至;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。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已为陈迹,犹不能不以之兴怀。况修短随化,终期于尽。古人云:“死生亦大矣。”岂不痛哉!每览昔人兴感之由,若合一契,未尝不临文嗟悼,不能喻之于怀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后之视今,亦犹今之视昔。悲夫!故列叙时人,录其所述,虽世殊事异,所以兴怀,其致一也。后之览者,亦将有感于斯文。
多愁善感,乐极生悲,感慨人生之须臾。“每览昔人兴感之由,若合一契,未尝不临文嗟悼,不能喻之于怀。”这种情感被无数的主题所重复。兰亭序之意味深长,不只在于字的飘逸洒脱,更在于表达况味的醇厚。而且,需要经过足够的人生阅历后,有着一定的经验后,才能细加体会和品味出滋味。它说出了很多人想说却无以言表的心里话,只能意会不能言传,作为一种托寄,所以才觉着它的亲切。
如王羲之之所说,兰亭集序是为了记录时事“列叙时人,录其所述”但是被时间消磨的恰恰是那些“时人”及其“所述”只留下一片情怀,几分笔墨,被历世权豪富贵者追捧而流离。
我在少年时,与三四好友,曾在洗砚池边的竹荫下闲坐。当时穿着一件长衫,被过往的文人墨客所侧目。何曾想到,如今会在教室再度与王羲之相遇,而且相遇的惭愧。所谓“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”
所有的美好时光都会流逝。所有的帅哥都会成为老头。
倒是苏东坡在赤壁赋里谈到::“客亦知夫水与月乎?逝者如斯,而未尝往也;盈虚者如彼,而卒莫消长也。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,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。自其不变者而观之,则物与我皆无尽也,而又何羡乎?且夫天地之间,物各有主。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。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。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。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,而吾与子之所共适。”
即知波转,何如逐流。随遇而安,不只是一种生活态度,更是一种人生智慧。
兰亭序里所流露的“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”着实表达了魏晋时期士大夫的态度,即知人生虚妄,便追求成仙羽化。而苏东坡的词句里却表达了佛家的意向。冯梦龙在古今小说第三十卷写了个苏东坡前身的故事,五戒和尚犯了淫戒被明悟禅师所点拨,觉悟后坐化,投生到苏洵家,成就了一个苏轼,以此说明,这个苏轼是有慧根的。后世学佛的人大约也有苏轼成佛的传说。然而无论寄望于成仙还是成佛,其实都是对自我的关照。是文人为了追求自我完善的外化表达。
自信人生二百年,会当击水三千里。这又是一个新的时代。新的时代自然有新的表达。但是追求人生的圆融和归宿,将会成为永远的主题。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汉字,就有破译汉字里蕴含的文化密码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