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6.永不忘却(2)下
推荐阅读: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、深空彼岸、弃宇宙、全职艺术家、第九特区、龙王殿、重生之都市仙尊、财运天降、花娇、好想住你隔壁
58中文网 www.58zw.net,最快更新他从烽烟中走来最新章节!
凌寒去世的时候六十岁出头,未及年迈。因为胃癌的折磨,他孱弱消瘦,可是,他的目光依旧坚毅;他一直很配合治疗,一直努力的与病魔抗争,及至在生命的最后,他都咬牙抗争着,他不愿意呻吟,也从不抱怨,他默默忍受着,咬牙抗争着,直到终于是败给了命运的作弄。
凌寒去世之后三年,凌华也去世了,再之后,曼卿与徐颖珊先后辞世,终于只剩下白发苍苍的凌言。
凌言住到了海边的别墅,渐渐的不良于行,由佣人推着轮椅去看看海,他常常对儿女说,他留着一口气,是想着有机会再能去看看大洋那端的故乡。凌言病逝于七十年代的最后一年,没有等到自由通行。
沐家这一代人,人丁稀少,及至后来的下一辈,子孙甚多。可是,他们都是在美国出生在美国长大,他们有着来自于骨血的黄皮肤黑头发的容貌,却再也没有了故土的记忆。对他们来说,那是一个书里画里的国度,他们眼里的,与他们白人同学一样,是神秘的东方大国……
荣成这一辈,与祖父母生活时间比较久,常常听到些故乡故事,倒还是略有些感情;及至恺恺这一辈,也已经有几个孩子不大会说中文了,而且还有两个混血的孩子。恺恺跟着书琛时间比较久,中文说的最好,粗略的认识些汉字,会写的便是更少了……
那个魂牵梦萦的故乡,终于是也成他乡……
————
书琛在重庆耽搁了几日,就住在山脚下赵小黑的家里,一座普通的农家院。院子里养着鸡,养着狗,是真正的鸡飞狗跳的农家生活气息。
书琛原是怕小孙子恺恺住不惯,却不料恺恺爱极了这里的热闹,他看一切都新鲜,吃一切都觉得有滋有味,根本不在乎晚上会被蚊子咬好几个包。赵小黑家里没有恺恺同龄的孩子,他很快跟他们家的土狗“福来”结成了亲密小伙伴,每天他领着福来,或者福来带着他满村子跑,很快认识了一群山里的小孩子,飞快的学会了用玉米杆子打仗……
书琛陪着赵小黑每天打扫陵园,在父亲墓前坐坐,他真的感受到了赵小黑几十年的内心安静。
书琛曾经问过赵小黑,他是抗战的英雄,其实应该有很多的机会进城工作,有很好的发展的,这样有些可惜了。
赵小黑摆摆手:
“不可惜不可惜……你小啊,你不懂啊,但是司令他一定懂我……你不知道我们军十来万人,来来回回的几次打仗,伤亡都十来万了……是一批人倒下来,有一批人补上去跟着打的,这才没有亡国。我是什么英雄呢?不是……这些荣誉是大家的,所有人的,我不能贪功……我们打仗就是为了好好的活着,我还能活着,就挺好的……”
书琛点点头:
“是我的不是和狭隘了……”这句话,是书琛由衷说的。
他们尚且觉得值得,便没有人有资格觉得不值;他们不后悔,便没人能够说后悔。
他们平生志向不过是打跑侵略者,让同胞过上挺直腰杆、自由、幸福的生活。
只是,那些因为他们的付出和牺牲而安享和平富贵的人也应当是记得,山河是血色写就,谁都没有权力去辜负。
————
七日后,享誉世界的钢琴家沐书琪的钢琴独奏会在上海大剧院举办。演奏会很是成功,被媒体记者纷纷报道。
书瑶是与书琪一道而来,与先来的弟弟书琛会和。
书琛陪着大姐去南京,在中央军校的旧址的纪念馆,有一本摊开的花名册。那本花名册的注释是,记载着二十六年,在南京保卫战牺牲的不完全的中央军校教导队士兵的名录。
在书琛的请求下,工作人员取出了那本花名册。
颤巍巍的手,书瑶只翻了一页,就仿佛是命中注定一般,她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。何学武……
她一生都不愿意接受,一生都无法释怀的,他真的牺牲在了那一年的紫金山战场上,在他青春正好的时候,在他们还有没有来得及履行的婚约的时候,尸骨未收……
又在国内耽搁十数天之后,恋恋不舍中,一家人还是要启程回美国。
出发前夜,有人到酒店找书琪。
来人是一位二十几岁的身材窈窕,容貌艳丽,声音甜美的女士,她自称是上海剧院的昆曲演员杜思沐,她的母亲曾是上海百货店的员工,季书琼,原名沐书琼。
她拿过来了一叠叠泛黄的相片。
相片里,有凌豪与季雅和还有一个小女孩的合照,一眼看去便是一家人的样子;还有凌豪工作的照片——凌豪穿着中山装的样子,是书琛都没有见过的样子,教书琛觉得陌生。
“我的母亲九岁的时候,被送到了乡下的小舅舅家,委托他们照顾。她的身上,有外祖父与外祖母简短的遗嘱,当时,他们已经立下了死志。母亲从惨烈混乱的年代艰难的长大,再是没有敢说自己姓沐,一直到死,她以沐书琼的名字下葬。唯一知她身世的是我的父亲,知道她的伤心难过,怨恨不甘,为我取名叫思沐……我母亲死于混乱结束之前,她一生生活在胆战心惊之中,从不得安稳。唯一让她安慰的是昆曲,她说是祖父教给她唱的,当她觉得悲伤,孤单和害怕的时候,都会在心里哼上几句。她临终前,还哼着曲子……”
“我的母亲在我小的时候,从不说起从前的故事,我对她之前的事情和家庭一无所知。直到她临终前,她将她拼死留下来的照片给我……她跟我讲的是,她的父亲是一名非常有才华的记者,因为被诬陷被批斗,不堪侮辱自杀……她都不知道,父母的尸体葬在何处了……”
书琪泪水涟涟,他的记忆里,也是在美国的时候,父亲很喜欢昆曲,也曾唱过昆曲的唱段。
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良辰美景奈何天,赏心乐事谁家……”
“梦短梦长俱是梦,年来年去是何年?”
杜思沐随口吟了两句,曲声悠悠,犹似凌豪在时当年。
他们这一代人,经历了最波澜壮阔的一个世纪。生于多难的国度,他们为国抗争,是一寸山河一寸血,十万青年十万兵的悲壮;他们流离逃难,焦土作战,家园被毁,衣食无着,坚忍而哀戚。
及至到后来,又因为内战与种种原因,那一代好不容易从战乱中艰难活下来的人,那些为国家为乡土血战抗敌的人,没有死于战场,却又死于非命。
纵使有幸运如沐家,他们的长辈们在有生之年,也再没有回到故土……
书琛终是一声声长叹……
(全书完)
凌寒去世的时候六十岁出头,未及年迈。因为胃癌的折磨,他孱弱消瘦,可是,他的目光依旧坚毅;他一直很配合治疗,一直努力的与病魔抗争,及至在生命的最后,他都咬牙抗争着,他不愿意呻吟,也从不抱怨,他默默忍受着,咬牙抗争着,直到终于是败给了命运的作弄。
凌寒去世之后三年,凌华也去世了,再之后,曼卿与徐颖珊先后辞世,终于只剩下白发苍苍的凌言。
凌言住到了海边的别墅,渐渐的不良于行,由佣人推着轮椅去看看海,他常常对儿女说,他留着一口气,是想着有机会再能去看看大洋那端的故乡。凌言病逝于七十年代的最后一年,没有等到自由通行。
沐家这一代人,人丁稀少,及至后来的下一辈,子孙甚多。可是,他们都是在美国出生在美国长大,他们有着来自于骨血的黄皮肤黑头发的容貌,却再也没有了故土的记忆。对他们来说,那是一个书里画里的国度,他们眼里的,与他们白人同学一样,是神秘的东方大国……
荣成这一辈,与祖父母生活时间比较久,常常听到些故乡故事,倒还是略有些感情;及至恺恺这一辈,也已经有几个孩子不大会说中文了,而且还有两个混血的孩子。恺恺跟着书琛时间比较久,中文说的最好,粗略的认识些汉字,会写的便是更少了……
那个魂牵梦萦的故乡,终于是也成他乡……
————
书琛在重庆耽搁了几日,就住在山脚下赵小黑的家里,一座普通的农家院。院子里养着鸡,养着狗,是真正的鸡飞狗跳的农家生活气息。
书琛原是怕小孙子恺恺住不惯,却不料恺恺爱极了这里的热闹,他看一切都新鲜,吃一切都觉得有滋有味,根本不在乎晚上会被蚊子咬好几个包。赵小黑家里没有恺恺同龄的孩子,他很快跟他们家的土狗“福来”结成了亲密小伙伴,每天他领着福来,或者福来带着他满村子跑,很快认识了一群山里的小孩子,飞快的学会了用玉米杆子打仗……
书琛陪着赵小黑每天打扫陵园,在父亲墓前坐坐,他真的感受到了赵小黑几十年的内心安静。
书琛曾经问过赵小黑,他是抗战的英雄,其实应该有很多的机会进城工作,有很好的发展的,这样有些可惜了。
赵小黑摆摆手:
“不可惜不可惜……你小啊,你不懂啊,但是司令他一定懂我……你不知道我们军十来万人,来来回回的几次打仗,伤亡都十来万了……是一批人倒下来,有一批人补上去跟着打的,这才没有亡国。我是什么英雄呢?不是……这些荣誉是大家的,所有人的,我不能贪功……我们打仗就是为了好好的活着,我还能活着,就挺好的……”
书琛点点头:
“是我的不是和狭隘了……”这句话,是书琛由衷说的。
他们尚且觉得值得,便没有人有资格觉得不值;他们不后悔,便没人能够说后悔。
他们平生志向不过是打跑侵略者,让同胞过上挺直腰杆、自由、幸福的生活。
只是,那些因为他们的付出和牺牲而安享和平富贵的人也应当是记得,山河是血色写就,谁都没有权力去辜负。
————
七日后,享誉世界的钢琴家沐书琪的钢琴独奏会在上海大剧院举办。演奏会很是成功,被媒体记者纷纷报道。
书瑶是与书琪一道而来,与先来的弟弟书琛会和。
书琛陪着大姐去南京,在中央军校的旧址的纪念馆,有一本摊开的花名册。那本花名册的注释是,记载着二十六年,在南京保卫战牺牲的不完全的中央军校教导队士兵的名录。
在书琛的请求下,工作人员取出了那本花名册。
颤巍巍的手,书瑶只翻了一页,就仿佛是命中注定一般,她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。何学武……
她一生都不愿意接受,一生都无法释怀的,他真的牺牲在了那一年的紫金山战场上,在他青春正好的时候,在他们还有没有来得及履行的婚约的时候,尸骨未收……
又在国内耽搁十数天之后,恋恋不舍中,一家人还是要启程回美国。
出发前夜,有人到酒店找书琪。
来人是一位二十几岁的身材窈窕,容貌艳丽,声音甜美的女士,她自称是上海剧院的昆曲演员杜思沐,她的母亲曾是上海百货店的员工,季书琼,原名沐书琼。
她拿过来了一叠叠泛黄的相片。
相片里,有凌豪与季雅和还有一个小女孩的合照,一眼看去便是一家人的样子;还有凌豪工作的照片——凌豪穿着中山装的样子,是书琛都没有见过的样子,教书琛觉得陌生。
“我的母亲九岁的时候,被送到了乡下的小舅舅家,委托他们照顾。她的身上,有外祖父与外祖母简短的遗嘱,当时,他们已经立下了死志。母亲从惨烈混乱的年代艰难的长大,再是没有敢说自己姓沐,一直到死,她以沐书琼的名字下葬。唯一知她身世的是我的父亲,知道她的伤心难过,怨恨不甘,为我取名叫思沐……我母亲死于混乱结束之前,她一生生活在胆战心惊之中,从不得安稳。唯一让她安慰的是昆曲,她说是祖父教给她唱的,当她觉得悲伤,孤单和害怕的时候,都会在心里哼上几句。她临终前,还哼着曲子……”
“我的母亲在我小的时候,从不说起从前的故事,我对她之前的事情和家庭一无所知。直到她临终前,她将她拼死留下来的照片给我……她跟我讲的是,她的父亲是一名非常有才华的记者,因为被诬陷被批斗,不堪侮辱自杀……她都不知道,父母的尸体葬在何处了……”
书琪泪水涟涟,他的记忆里,也是在美国的时候,父亲很喜欢昆曲,也曾唱过昆曲的唱段。
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良辰美景奈何天,赏心乐事谁家……”
“梦短梦长俱是梦,年来年去是何年?”
杜思沐随口吟了两句,曲声悠悠,犹似凌豪在时当年。
他们这一代人,经历了最波澜壮阔的一个世纪。生于多难的国度,他们为国抗争,是一寸山河一寸血,十万青年十万兵的悲壮;他们流离逃难,焦土作战,家园被毁,衣食无着,坚忍而哀戚。
及至到后来,又因为内战与种种原因,那一代好不容易从战乱中艰难活下来的人,那些为国家为乡土血战抗敌的人,没有死于战场,却又死于非命。
纵使有幸运如沐家,他们的长辈们在有生之年,也再没有回到故土……
书琛终是一声声长叹……
(全书完)